《杀死那个石家庄人》以冷峻的笔触勾勒出工业城市中个体生命的困顿与异化,通过啤酒厂工人、药厂职工和教师三个典型形象,构建起一幅后工业时代的生存图景。歌词中“如此生活三十年”的重复咏叹,成为机械性生存状态的残酷注脚,暗喻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,工人阶级在时代浪潮中的集体失语与精神阵痛。夜幕降临后的家庭场景里,电视机与假枪构成荒诞的隐喻组合,揭示物质匮乏年代人们对虚幻力量的病态依赖。副歌部分“生活在经验里”到“直到大厦崩塌”的递进,完成了从麻木到觉醒的叙事跨越,大厦意象既指向国营工厂的物理废墟,更象征计划经济信仰体系的彻底瓦解。歌词将个体的无力感升华为一代人的精神创伤,用“用一张假钞买一把假枪”的黑色幽默,解构了传统价值体系崩塌后的荒诞现实。全篇通过克制的白描手法,让时代变革的阵痛在琐碎的生活细节中自然浮现,最终在“如此生活三十年”的循环中,完成了对集体记忆的悲怆祭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