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探清水河》以清末民初北京海淀火器营村的爱情悲剧为背景,通过叙事性民歌形式展现了一段被封建礼教扼杀的凄美恋情。歌词以清水河为地理坐标,构建出"松老三"家庭与"六哥哥"的阶级对立,大莲投河自尽的结局折射出旧社会对自由恋爱的残酷压制。全篇采用四季更迭的时序叙事,从"桃叶儿尖上尖"的春意萌动到"秋雨下连绵"的生死诀别,自然意象与人物命运形成强烈互文。莲花、鸳鸯等传统意象的反复出现,既暗喻爱情的纯洁性,又反衬出现实的污浊。歌词通过"提起了宋老三,两口子卖大烟"的市井白描,揭示了底层民众的生存困境;而"姑娘叫大莲,俊俏好容颜"的工笔刻画,则赋予悲剧主角鲜活的生命质感。口述体表达中"奴好比貂蝉思吕布"的民间典故运用,体现出庶民文化的审美趣味。三弦书式的押韵句式与"五更调"的时间结构,使作品兼具音乐性与戏剧张力,最终在"痴情的女子那多情的汉"的咏叹中,完成了对封建伦理的血泪控诉与对爱情自由的永恒祭奠。